引 子
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不久,陳娜將兩個孩子從江西老家接到了廣州。
“工作穩了,心就安了。”3年前,陳娜入職廣州為想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所屬的51家庭管家——一家員工制家政企業,成了一名家政服務員。公司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,按月發放工資、繳納社保。她說:“以前總感覺‘漂’在這座城市,現在算是扎下根來了。”
近年來,隨著以育兒、養老為主體的家政服務需求不斷攀升,我國家政服務業發展迅速。據統計,全國家政服務從業人員已超過3000萬人,行業企業100多萬家,行業規模超過1.1萬億元。然而,家政企業多是中介制,存在家政服務人員待遇較低、流動率高、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。
向員工制轉型發展,是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一項重要改革舉措,有利于規范家政行業發展,提升家政從業人員社會認同度,擴大高水平家政服務供給。
國務院辦公廳2019年6月印發的《關于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》提出,“大力發展員工制家政企業”。同年11月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商務部等確定了32個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“領跑者”行動重點推進城市(區),要求在發展員工制家政企業、推動家政服務進社區等方面當好“領跑者”。廣東省廣州市、河南省鄭州市、四川省成都市等入選。
5年來,各城市堅持改革創新、試點探索,注重發揮市場主導、政府引導作用,鼓勵有條件的家政企業積極發展員工制,不斷提高家政員工數量和比例,推動家政服務業邁向規范化、標準化、職業化。截至2023年底,廣州市員工制家政企業發展到259家。
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,健全加快生活性服務業多樣化發展機制。如何引導家政服務業向員工制轉型發展?員工制轉型又給家政服務業帶來了什么?近日,記者赴廣州、鄭州、成都采訪。
轉型探索
尊重規律,分類推進,鼓勵部分企業先行先試
天已擦黑,街上行人步履匆匆。忙碌完的陳娜,收好工牌,告別客戶,匯入人流。想到回家就能看到兩個可愛的孩子,她的腳步輕快。
“我以前不是做家政的。2021年從原來的公司離職后,想找份干得長久的工作。”陳娜邊走邊說,“經過一段時間考察,感覺家政服務需求量大,也適合自己,就想試試。”
入行的第一家,是常見的中介制家政公司,小小一間屋,屋內幾個人。對方表示:公司只負責收中介費和介紹客戶,不提供其他待遇保障。干了幾天后,陳娜發現不符合預期,便離開了。
之后,陳娜來到51家庭管家。“一進門,看到辦公環境敞亮整潔,明顯正規許多。”陳娜說,面試時,進一步了解到公司有約3000名員工,全部簽訂了勞動合同,收入穩定、社保齊全,這讓她十分心動。經過資料審核、體檢、培訓等流程,陳娜正式入職。
信息化管理、常態化培訓,讓陳娜很快融入公司,掌握了新技能。“家政服務員如果遇到和雇主溝通不了的問題,公司會派人協調、化解矛盾,讓我們心里有底、遇事不慌。”這種團隊服務保障機制,讓現已擔任一個10人服務小組負責人的陳娜特別看重。
長期以來,家政企業多是中介制,與家政服務人員未建立穩定的勞動關系,也較缺乏科學規范的管理和培訓。由此導致服務人員職業化水平不高、流動頻繁,消費者滿意度較低。
問題如何解決?不少地方引導有條件的家政企業向員工制轉型。
“實行員工制后,家政服務人員成為企業員工。企業為他們提供薪共享空間酬、社保、培訓的同時,也進行嚴格管理,促進提升服務水平。”廣州為想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呂杰爵認為,從“靈活就業”變為“穩定就業”,能夠增強行業黏性,吸引更多年輕人和高素質技能人才加入家政服務業;而從消費者一端看,如果與服務人員發生糾紛,可以找家政企業投訴,化解矛盾的渠道更加暢通。
實施員工制好處多,困難也不少。為員工繳納社保、開展培訓,都會增加企業成本,而家政服務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,利潤本就不高。
“企業發展員工制,要有一定經濟基礎。一些規模小的家政公司實力有限,轉型意愿不強。”成都市家政服務行業協會會長王小兵坦言。
2023年12月,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《關于支持和引導家政服務業員工制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指導意見》),明確提出“尊重規律,分類推進”,鼓勵家政企業按照自愿參與、依法合規、風險自擔的原則,根據服務細分類型特點逐步向員工制轉型發展。
一些家政企業先行先試,探索發展員工制。51家庭管家成立伊始,就定位為員工制家政企業。
“公司前期在員工培訓、市場推廣等方面投入較多,但通過優質服務,穩定并擴大了客戶群體,得到市場認可與政府支持。”呂杰爵介紹,公司2014年剛成立時,僅有10多名員工,現在已有約3000人,其中90后員工超過半數。
發展員工制,尊重規律是前提。51家庭管家為何一成立就選擇員工制?“我們調研發現,廣州市場對中高端家政服務的需求較大,很多消費者也愿意用較高價格購買高質量服務。”在呂杰爵看來,一線城市、省會城市等經濟相對發達的地方,更適宜推動家政企業向員工制轉型。
家政企業有大有小,服務目標對象和內容也有所不同。向員工制轉型,分類推進是關鍵。成立于2006年的成都市恒安信達家政有限公司,2015年開始向員工制轉型,現有正式員工35人,2023年實現營業額近百萬元。公司總經理黃文說:“我們公司主要提供月嫂、育兒嫂、保姆等服務,這些服務的客戶群體相對穩定,利潤空間略大,對服務人員的專業技能要求較高,適宜轉型。”
黃文的觀點與王小兵不謀而合。“以母嬰護理、病患陪護、整理收納等為主要業務的家政企業,更適宜采取員工制。”王小兵介紹,通過鼓勵適宜采取員工制的細分領域率先轉型,成都市員工制家政企業已有45家,員工達3.6萬人。
引導支持時租場地
從企業端和員工端雙向發力,為企業降成本,為員工強保障
正式員工多,發薪日將至,但公司流動資金突然短缺,怎么辦?
對公司幾年前曾經遇到的困難,黃文記憶猶新:一籌莫展之際,成都市家政服務行業協會工作人員為他支招,“符合條件的話,不妨試試申請‘煙火貸’。”
《指導意見》強調,發揮好政府引導作用,完善住房、財政、金融等支持政策,并落實好相關稅收優惠政策,降低家政企業員工制轉型成本及風險。近年來,成都市商務局聯合銀行搭建銀企對接平臺,推出“煙火貸”等金融產品,幫助家政等民生領域小微企業融資貸款。
下載相關銀行手機應用,黃文按要求填寫信息,上傳企業征信報告后,30萬元貸款很快到賬。“申請貸款的整個流程都在手機上操作,辦理條件簡單,關鍵時刻解了企業燃眉之急。”黃文感慨。
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也惠及員工制家政企業。成都三六零家庭服務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三六零公司”),是一家員工制家政企業,有約600名員工。公司負責人奉輝告訴記者,稅務部門不僅為企業精準推送稅收優惠政策,還上門開展政策說明,2020年以來企業享受的稅收優惠超過150萬元。
廣州市則強化財政資金對員工制家政企業的發展支持。走進廣州市宜爾寶家庭服務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宜爾寶公司”),會客廳的一面墻上掛滿榮譽牌匾。“2020年底,公司獲評廣州市家政服務龍頭企業,得到30萬元獎勵。”這讓總經理朱德毅喜出望外。
近年來,廣州遴選、培育了一批市級家政服務龍頭企業和誠信企業,分別給予30萬元、20萬元一次性獎補。迄今,全市已扶持認定市級家政服務龍頭企業、誠信企業共21家次,均為員工制家政企業。
不只有獎勵,還有補貼。2021年至2023年,宜爾寶公司共獲得社保補貼約89萬元。“這增添了公司向員工制轉型的動力。”朱德毅說。
2020年,廣州市出臺政策,為員工制家政企業發放社保補貼和吸納就業補貼,支持引導員工制家政企業規范化發展。據統計,2021年至2023年,全市共發放員工制家政企業社保補貼1987.7萬元,發放員工制家政企業吸納就業補貼71.8萬元。
給企業以支持,為員工強保障。三六零公司員工彭英入職不久,公司就為她購買了意外傷害險、職業責任險等商業保險。“有了保險,我們的權益更有保障了。”彭英說。
為激發從業人員加入員工制家政企業的積極性,成都市鼓勵家政企業為員工投保意外傷害險、職業責任險;支持企業每年免費為員工進行體檢;推進家政服務人員技能等級認定,對獲得技能等級認定的給予積分落戶加分……
值得注意的是,對于部分從業者來說,之所以選擇家政服務業,主要是看中就業門檻低、工作時間靈活等,一旦簽訂勞動合同,就要受公司統一管理和約束,不能再掛靠多家中介公司增加接單量,導致其加入員工制企業的積極性不高。
“只有從企業端和員工端雙向發力,既為企業降成本,又讓員工有保障,才能更好地推動家政企業向員工制順利轉型。”王小兵說。
規范管理
開展培訓,促進家政服務標準化、信息化
家政企業向員工制轉型發展,離不開政府的引導支持,但要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,還得靠自身加強規范化管理,提升職業化水平。
開展培訓是重要一招。
“有誰知道,怎么給新生兒洗頭?”在鄭州陽光家政服務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陽光家政”)培訓基地,培訓老師問。
第一個舉手的,是剛入職不久的李明溪:“一手托住寶寶的頭、頸和背,并用大拇指、中指壓住寶寶兩耳,防止水流入耳道,一手涂抹嬰兒專用洗發水,輕輕揉搓。”
職場新手為何經驗如此老到?原來,李明溪今年6月畢業于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,已經學了整整3年“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”。
參加這次入職培訓的10名員工中,有3名是剛畢業的大學生。2021年,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開設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,陽光家政就和學校簽訂了產教合作協議,每年招聘一批大學生入職,入職后即送到培訓基地培訓。
除入職培訓外,陽光家政還對員工進行實操培訓、“回爐”培訓等。“公司每周都會開設培訓課,內容涉及膳食搭配、嬰幼兒衣物清洗等方方面面。”公司總經理武邑威介紹,為提升員工技能水平,企業投入了800余萬元建設培訓基地。
伴隨技能提高,員工獲得更多客戶認可。作為陽光家政老員工,田麥花深有感觸:以前遇到廚房里的頑固性污漬很頭疼,不得不拿鋼絲球使勁搓。如今在“回爐”培訓中學會了用高溫蒸汽清潔機,很快就清洗干凈,“客戶滿意,我也有成就感。”
在成都,三六零公司也開辦了培訓學校,定期邀請醫院和職業院校的專家,為員工開展系統化、專業化培訓。彭英的母嬰護理知識和技能,就是從培訓學校學來的。
既做培訓,也定標準。做早餐,給嬰兒洗漱、換尿布……每天早晨,彭英都要按標準完成晨間母嬰護理工作,“我們的服務內容有一套規范的操作流程,護理員必須按規范開展服務。”
近幾年,成都編制發布了《母嬰護理服務操作規范》《家庭清潔服務流程及質量標準》等。“在這些標準基礎上,我們又制定了公司的‘標準化月嫂服務’等規范。”奉輝表示,系列標準和規范的實施,讓員工開展家政服務更加有據可依。
提高家政企業職業化水平,靠標準化,還要靠信息化。三六零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的業務管理系統,搭建起融合居家養老、家庭護理等多項服務的智能化平臺。
點擊進入平臺,可以查到彭英的服務時長統計。“相比于中介公司,我們更加了解各個員工的服務特點和優勢,可以根據客戶提出的需求精準匹配。”奉輝說,員工完成服務后,其上門時間、服務時長等信息都會傳回平臺,系統將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,保證服務品質。
搭上信息化“快車”的還有政府部門。長期以來,家政服務信用信息缺失,服務水平難以保證,是影響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大痛點。為加強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建設,多地建設了家政服務綜合平臺。
在廣州市婦聯綜合大樓一樓,廣州市家政服務綜合平臺大屏幕上顯示著當地家政企業的各項數據:申領安心服務證9萬多張、總訂單量約92萬……
廣州市婦女兒童發展中心副主任盧曉文介紹,平臺收集家政企業及服務人員的基礎信息和信用信息,并據此發放從業人員安心服務證,消費者可以通過平臺實時查詢,實現家政服務可追溯共享會議室、可查詢、可評價。
創新發展
推出點單式、團隊服務等新模式,線上線下助力服務提質
出示居家上門服務證,穿好鞋套,田麥花走進劉明熙家,按照老人的點單要求,依次開展清掃房間、清洗家電和助浴服務。
在鄭州市管城回族區隴海馬路街道隴東小區,85歲的劉明熙給街道養老服務中心打去電話,預約家政服務。10多分鐘后,田麥花就來到老人家中。
大約兩小時后,服務完成。田麥花請劉明熙掃描自己的服務證,對服務作出評價。看到房間整潔一新,老人毫不猶豫地打了五星好評。
在隴東小區,住著不少高齡、獨居老人。他們的家政需求怎么滿足?近年來,鄭州市優先選擇員工制家政企業,探索實施家政服務進社區,由家政公司提供非住家的點單式服務。同時出臺管理辦法,為家瑜伽場地政服務人員辦理居家上門服務證,方便消費者查驗身份、健康狀況、技能認證等信息。
“為高齡老人提供上門服務,需要家政服務人員具有較高素質和專業水平。向員工制轉型發展,讓家政服務質量更有保障。時租空間”武邑威介紹,陽光家政進駐隴海馬路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后,為周邊老人提供洗澡、理發等20項點單服務,已服務老人近11萬人次。
《指導意見》提出,創新員工制家政服務發展模式。鄭州推動員工制家政企業探索點單式,服務“一老”;成都則發揮員工制家政企業的團隊優勢,服務“一小”。
“你們的價格劃算,服務品質還高……”前不久,成都市民張曉特意來到三六零公司表示感謝。張曉產后預訂了三六零公司的“月子中心到家”服務。42天服務時間里,月嫂不僅照顧產婦和嬰兒很專業,還能做營養美味的月子餐。
“除了月嫂,每周還有護士上門,為我和孩子做體檢。每月有康復師和營養師到家里,幫我進行產后恢復訓練,制訂個性化的配餐方案。”張曉滿意地說,“花一份錢,享受到多方面的專業服務。”
2020年,三六零公司推出“月子中心到家”服務,在安排1名月嫂入戶服務的基礎上,增加了專業護士、產后恢復師、營養師等7人服務團隊。
“這種服務模式,解決了月嫂服務能力不足問題,降低了服務過程中產婦及新生兒健康問題的發生率,很受市場歡迎。”奉輝認為,這樣的服務模式,中介制家政企業很難實現,員工制家政企業才有可能。
讓家政服務更優質,廣州推動員工制家政企業線上線下同時發力。
登錄“羊城家政”微信小程序,選擇“找企業”,家住廣州海珠區江海路的孔琳很快找到51家庭管家的頁面,了解企業相關信息后,選擇了企業的“保潔服務”。
“之前通過其他途徑找過保潔,有的干活粗訪談糙,有的干活好但約不上,想請到專業的家政服務人員不容易。”偶然間看到“羊城家政”基層服務站,孔琳便進去咨詢。了解她的需求后,站點負責人向她介紹了線上家政服務綜合平臺,推薦了幾家口碑好的家時租會議政企業。孔琳嘗試線上預約,接單的保潔員如約而至。
如今,廣州已在線下建設“羊城家政”基層服務站176個,覆蓋全市所有鄉鎮街道。“羊城家政”小程序自2020年上線以來,已入駐家政企業逾600家,包括大部分員工制家政企業,鏈接全市所有基層服務站。
“推動家政服務業向員工制轉型,最終是要提升家政服務質量,培育一批家政龍頭企業和優質品牌,更好滿足群眾的多樣化服務需求。”盧曉文表示,下一步,將持續引導支持員工制家政企業創新服務模式,為消費者提供更加精準、優質的服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