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春走包養基层·身边暖镜头】
◎本报记者 刘 昊
龙年春节,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白沙镇民众文明过节,弘扬新风,打造镇里首届“村晚”文艺汇演,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,乡风淳朴清朗、向上向善。
乡村文明新风尚的形成有何奥妙?2月18日,科技日报记者来到柳江河畔的白沙镇白沙村,走进屋舍巷陌里进行探寻。
错落有致的微果园、白墙灰瓦的房屋、水清岸绿的池塘、曲径通幽的步道……一个“看得见山,望得见水,记得住乡愁”的美丽宜居乡村展现在记者眼前。
乡村公路旁边的白沙村乡村振兴爱心积分超市里,人来人往。
刚参加完村里环境卫生清洁活动的村民韦天凤走进超市,拿起手机,点开应用程序,操作了几下,兑换了一盒纸巾。
“以前我们都是拿纸质的积分票兑换,保存不方便。现在都讲数字化,你看,我用手机操作申请需要兑换的物品后,会产生一包養網个核销二维码,爱心超市管理员进行核销后,我们就可以领取到相应的物品了,非常方便。”韦天凤向记者演示兑换步骤。
给居民带来便利和改变的,是鱼峰区的乡村振兴数字化服务平台。2022年底,鱼峰区被列入首批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。以“两制一化”(积分制、清单制、数字化)为突破口,鱼峰区率先在广西建立起乡村振兴数字化服务平台,以数字化助推乡村振兴。
白沙镇党委宣传委员刘治国向记者介绍,白沙镇将“积分制”和“清单制”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,以“清单制”明晰各项工作责任,丰富创建积分内容,制定积分兑换标准,村民可通过参与移风易俗宣传教育、环境整治、孝老敬亲、文明办理红白事等渠道获得积分。
积极参与帮助老人、关爱儿童、整治环境卫生等志愿活动,每参加一次活动积5分;积极参与理论政策宣讲、科学知识普及、技能培训等积5分;家里出了大学生也能积分……在白沙村乡村振兴爱心积分超市的墙上,记者看到,镇里将文明积分与村民日常生活实际紧密挂钩。
2023年10月,因为在白沙街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中积极参加公益事业,白沙社区居民覃媛媛被评为“最美媳妇”。“我因此得了68个积分。这是社区对大家的文明素质的一个肯定。”记者面前的覃媛媛一脸开心。
“别看是个小积分,它的作用可大了。”刘治国笑着介绍,通过以行动换积分、以积分转习惯、以习惯成新风,“积分制”让村民的乡风文明素养不仅内化于心,更能外化于行。
“现在,大家明显感觉到环境更整洁了,村里的风气也改善了。”白沙村党总支部书记姚能海感受最深的,还是来自文明乡风的变化。
“崇尚科学、抵制迷信;婚事新办、喜事简办;勤俭节约、讲究卫生;孝敬父母、邻里和谐。”在白沙镇一面图文并茂的移风易俗专题文化墙前,包養一位农家妇女正在给自己牙牙学语的孩子进行汉字启蒙。
如今,乡风文明正以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方式进入鱼峰区乡村的各家各户。截至2023年,鱼峰区共有23户农户荣获柳州市“十星级文明户”称号。
目前,鱼峰区乡村振兴数字化服务平台已覆盖鱼峰区21个部门、2个镇、18个行政村。各村根据本村实际,通过线下开展活动、线上兑换的形式,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村中事务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截至目前,共发放积分1.6万余个,惠及群众2万余人次。